上列譜例是我在《不能錯過的樂理模擬試題》第三回「和聲題」中的片段解答
從 vii6 接至 I6時,上方兩聲部產生「平行五度」
「減五度」接「完全五度」普遍被認為是不能接受的
為什麼我的解答會出現這樣的犯規呢?
事實上,根據 Miguel A. Roig-Francoli 權威的和聲學著作 Harmony in Context
對 vii 至 i 可能產生的平行五度,有以下幾種解法:
第一種,也是在台灣普遍使用的方式
讓 vii 之後的 I 省略五音,重複根音及三音,如下列譜例所示:
這樣的寫法避開了平行五度,但美中不足的是,後面的 I 成為不完整的三和弦。
第二種,將 vii 中的五度音程轉位
以這個例子來看,就是讓 vii 中的五度G-D,高低音互換,寫成D-G
如此一來,原本的平行五度會變成平行四度,不構成犯規
這是很好的方法,但有時受限於前面的和聲進行,未必能如願將五度轉位為四度
第三種,接受這種「減五度至完全五度」的特例
也就是我在書中解答的寫法
減五度至完全五度的確是「平行五度」
但在 vii 接 I 的情況中出現時,這個平行五度能被接受,也因此維持了後面 I 和弦的完整
我和黃乾育教授在編寫這本試題的解答時
針對這個有點複雜的 vii 該如何解決,有諸多討論
最後因為我們希望能讓後面的 I 完整,選擇了第三種方式
這種方式也常出現在老巴哈的許多聖詠作品中
另外一本台灣各大音樂系常使用的和聲學教科書
Edward Aldwell 的 Harmony and Voice Leading
對 vii 接 I 則有以下說法
vii 後面的 I ,使用省略五音,重複根音及三音的方式(也就是上述第一種寫法)會有較佳的聲響
另外,也可使用上述的第二種寫法
然,針對第三種寫法有以下補充,作者較建議使用在「vii6-I6」(不那麼建議使用在「vii6-I」時)
和聲學寫作的方式不只一種標準答案
有很多種可能、不同的學者也提供不同的說法
多看些例子也許能理解得更透徹
考生們最擔心的也許是,這樣寫究竟會不會被扣分
原則上,上述的三種寫法都是有依據的
但若希望保險起見,第二種寫法絕對是沒問題的!
第一種也是盛行已久的寫法
第三種,也就是我在解答中提供的,可被接受的平行五度特例,如果你擔心的話,可以考慮不這樣寫
若大家對我的試題有其他意見,歡迎與我討論喔!謝謝!
黃老師聯絡電話:0963-083-939
歡迎多使用LINE聯繫,ID是:ninicoke
古亭教室、天母芝山教室招生中